文化的纬度之殇,第三只眼观香港(2)——交融与碰撞

您是“会魔法骑士”的第访客

只有互相了解才能互相尊重,只有互相碰撞才能互相融合;所谓远观,不过是隔阂的托词,抚摸与聆听,才是思想的交换——题记

小时看《水浒传》,总以为梁山好汉的“不打不相识”是个晦涩的概念:既然志同道合,又何必经过一番周折,才能一起耍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江湖气。

长大些,才发现,原来中国人其实自尊心太强,唯有真正直接的接触,才能发现对方最真实的一面,而不是所谓的“传说”“江湖人言”

所以,第二天的日子开始,我并不是像许多同学那样特别关注香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对于北京上海广州甚至全世界都一样的东西,短时间内很难看清楚他/她的真实样子。相反,我更关注一个REAL的HK,一个属于所有港民的HK,或者属于普通学生的香港教育。

*******我是2月1日流水账分割线**********

即使是早餐,也与沈阳有很大的不同。

香港的市民认为早上多睡一会儿更重要,甚至放弃早餐的时间。

早餐也鲜有内地常见的东西,尤其是牛奶和豆浆等高蛋白类的东东比较缺乏,这个比较意外。

记得英子问了酒店Waiter一句:咋没有牛奶呢?她的回答倒是带有一丝的不屑:牛奶几多钱一斤啊?(确实是几多,可能是广东话?)

早晨起来,大家的精神还都不错,看来一天的劳累并不抵得上对香港的好奇心啊。

左起:李老师 李舒梦 李一朦 爽英组合 睡眼朦胧的于海

菜肴:香肠 清水白菜 生滚鱿鱼粥 意粉 烤面包

左:第一次出门之前与导游结识,熟悉地形才能施展拳脚啊,小林的普通话真是没的说,当然是夹杂更多的北京味儿罢了。

右:谁说我不能成为Focus?摄影者也玩冷面墨镜诱惑!

向着交流的目的地——港专旺角校区前进!董丽敏学姐(右)果然十分期待。。。赵梓旭和王泽宇捕捉镜头的能力很强啊!

上次08年底来沈阳港专同学们做的类似于总结性质的展板,首先映入眼帘的上次去我家做客的叶承杰的关于环保的感触。

每一样做的都很用心,上面也找到了我的痕迹。

。。。

怀念

。。。

开始报告了,四位老师正襟危坐,似乎有点儿紧张。。。(李伟老师,吴铁艳老师,Double Xie 组合)阿Wing倒是很轻松的样子

Ms. Xie的一张照片似乎又把我带回到那个:与香港同学第一次接触的夜晚,大跳YMCA舞蹈,临别时痛哭的场景

。。。怀念。。。

下面一位玉树临风一朵梨花压海棠的于海的出现,基本上打破了比较严肃的气氛,从此朵男子被大家齐称为——海哥

也许是话题太受关注了,也许是新东方(new oriental)的洗脑式培训的佳作,于海的Presentation确实是博得了满堂彩,交流也更加活跃了。发现大家关注的焦点都差不太多:年轻人的爱情和婚姻永远是向往的,也才是最能刺激我们肾上腺素分泌的词汇。

                 左:于海谈两性发展,英姿勃发                               右:明俊答同学提问,纵横捭阖

去,“李奇·李奇”(此欢呼声在香港期间不绝于耳,连解老师也聊发少年狂)的剪刀手闪开,别当了我和港专美女摄影师的Nike手合影

在报告过程中,注意到了一个细节:港专的这个校舍似乎比较陈旧,正在翻新,然而对消防设施却极其的重视,每一个教室都有放在地上(而不是放在柜子里)的泡沫式灭火器,每四块天花板上就有一个火警预警装置。

这次的交流,似乎我们这边的Group更关注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从这几十年来内地从百姓生活水平到国家综合实力的大幅度上升,到衣食住行的变化,再到文化层面的变化,循序渐进,也基本反应了文化的推进是受到经济条件制约的,可能是80后体会到的变化更切身一些吧。相反香港的同学可能更直接想反映精神层面的东西,也许是年龄比我们要小一些的缘故,可能更追逐他们想要的本质吧。

互相问的问题呢,我们可能更关注一些经济、城市建设、教育方面的问题,稍显官方,不过也体现了这边现实主义的些许色彩;

港专的同学则着重对感情婚姻方面对孙明俊和于海狂轰滥炸,不过我觉得他们了解我们这边的观念改变还太少,似乎认为我们还是80-90年代那种比较保守,甚至近乎封建的意识。

第一感悟: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差距在缩小,与林灿森老师的对话中,他买房子的经济压力依然很大,似乎与国内的房奴的现象相差无几啊

第二感悟:内地与香港交流愈加频繁,文化也互相融合,甚至在一些方面已经可以在可预见未来趋于相同,比如性、婚姻、爱情等等

武老师和校长互赠礼物。

欢迎午宴,港专校长,Dr.Title,我很喜欢,起码不是官僚化的称呼。

给我的印象是:为人谦和,举手投足之间略显儒雅,间或大笑,也兼具豁达的气概。

欢迎午宴,自助餐,丰盛的样子可以满足大家昨晚上稍微不满意的肚子。

还有女生最爱的慕斯,爽翻了。罗宋汤很有南洋的味道。

临琳琅,仍坐怀不乱者,唯师者也(齐头帘儿的TATA还是一副可爱像,你还在做手工吗?Sarah Xie其实受HK的影响不大,而且一年来也没有太大改变,也算是香港繁盛的化妆品业的功劳啊)

宴会中的爽·英组合,相信我,沈阳的吃相应该如此淑女

轶伦@香港历史博物馆

就像很多沈阳人没去过故宫大帅府一样,大多数港专同学也没来过香港历史博物馆,这不得不说是我们这代人挺惭愧的一点:对历史不感冒,只关注眼前的是是非非。对香港的开埠之后比较感兴趣,选这张作为背景,也想思索为什么香港从一个几百人的小渔村到几百万人口的国际化金融中心只用了100多年?高速发展是不是意味着其他问题不会凸显?对当前发展中的中国到底有那些借鉴作用?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规律如斯。

又一张房屋宣传单,亮点,2517尺(233.84平方米),6600万,约合282244港元/平方米,ORZ。。。

穿过九龙,眺望港岛@尖沙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一天的疲惫在这一刻消融,心旷神怡,把酒临风(没喝酒。。。团规),似乎香港比较狭小的生活空间、快速的生活节奏以及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的压抑情绪感染了我,在星光大道上,与手印一起,释放。

像追风少年一样的我们,被海风拂过的长发与被维多利亚港点缀过的青春笑容,慢问:荏苒岁月,何日君再来?

被称作雯姐的雯姐&&被成为老徐的轶伦@维港,Soft Focus,一路无话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