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纬度之殇,第三只眼观香港(4)——百变香港

 

  您是“会魔法骑士”的第访客

你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BY MAO Zedong

谈恋爱就像穿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的脚知道——BY MagicKnight3

如果你只看过一个城市的风景绮丽的风光片,如果你只看过北京的如New York般冲天的高楼大厦,如果你只看过上海外滩醉人的灯光,而不是与每天与生计打拼的Native Citizens有过交集,你真的不能算是接触这座城市的文化,充其量“仿佛兮与惊艳的美女擦肩而过,而你留下一串串的赞叹,还有,一地的口水”。

多日的暴走,多夜的凌晨才能入眠,搞得大家对早饭的时间和味道已经失去了概念,都是直接睡醒穿衣服直接上大巴车,然后继续睡眠之旅。话说香港的作息时间和工作规律真是让人抓狂:晚上基本在12点到1点左右睡觉,早上基本早饭寥寥,上午九点上班上课,中午无午休。。。ORZ,很佩服香港的连续工作能力。

今天第一个目的地是著名的1881广场——说它著名,与其说是以前水警总督署所在地,不如说是现在名店的精华广场——有图有真相:

Cartier的标志倒是和整个欧式建筑风格很混搭;香港也快过春节了,到处是那种供市民观赏的桔子,大概是因为广东话里面“桔”和吉利的“吉”发音一样的缘故?


爆料:海哥的YY。他说,这扇微微推开的门,好像通向新婚教堂的通道。其他不解释。

PS:这位女生是港专学校的志愿者,被海哥、赵梓旭等一干JR称为“很像Jolin”

 

@Twinkling Star,译成天星小轮,很惬意,也浪漫。阴雨绵绵的,发现维多利亚港是香港最大的看点。对我来说,怎么也看不厌。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无论是清晨还是深夜。

@HK 国际金融中心,金融管理局——大概类似于内地银监会的机构吧。

背后是介绍香港金融业历史的展板,前面是啥完全记不得了。。。

香港金融业的繁荣,带动了整个香港的发展。而纯粹的资本运作来赚钱几乎是整个香港社会的梦想,比如似乎每个男生都喜欢成为李嘉诚似的金融巨子。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香港(最近似乎有被上海超过的趋势),其金融业的自由度和规范度都是很棒的,而且相关的法律和规则也愈加的成熟和完善,为吸引外来资金创造了很棒的条件,香港的富人惊人的有钱。相反,香港的第一、二产业的不够完善,很多的农产品和工业产品无法自给,这样香港的中产阶级反而过得比较苦:房子、生活、教育等等。

来自香港大学的帅哥实习生给我们讲解香港金融业的历史,大家听得都很专心啊,居然木有闭眼或者斜视的。

中午@中寰大排档一条街,是的就是这么乱,这么忙。连服务员小哥都一脸的Impatient和Anxious,好像我们是来要账的一样。

作为一个喜欢街拍的人,闪烁的吃完饭,赫然发现了这家基本没有卫生保障的大排档有“蔡澜推荐”的金匾,而且以香港从来不作假从来不山寨的习惯,这应该是真的。突然想起“蔡澜提菜篮”节目里面蔡澜大叔托着一头白发,笑嘻嘻的和众多东南亚风情美女,到处风光游,还能品尝当地美食,羡慕啊。

@Queen Square,街角,普遍香港人下午上班之前的状态:面无表情,快走,打电话,心事重重

PS:凌爽,乃的头发好拉风

@HK,HSBC总部门口的著名狮子旁

@Queen Square,香港立法院,还是旧址?

这是一个可以触摸历史的地方,就像是慵懒的秋天,一个人在落满黄色银杏树叶的长椅上,抚摸一本泛黄羊皮纸书的感觉。

@香港基建馆,田军和大家一样,乐衷于把一些香港地标性建筑的拼图拼好,藏在家里。

这种互动性设施也是香港基建馆的一个很大的特色,比如自动Email Camera,这也可以唤起每个人对于香港建设的热情。

@基建馆,不解释。。。我本来只想把1挡住,把我看成1来着。

@不知道啥地方,反正离铜锣湾不远,后边的大楼造型很有趣,这个角度也刚好

@香港仿古电车,介个。。。难道不是招商银行?

@港专,铜锣湾校区:校长和教育专家为我们讲解香港的教育制度。

听说香港的学制要从5-4-3-3还有复杂的类似于职业教育的制度改成,类似于内地6-3-3-4的标准美式教育学制了;

听说香港的高校每年从政府(或者说纳税人)手中拿到大量的Money,甚至不是为了科研,只是培养学生;

听说香港的高校每年的运营成本很高,普通的香港市民的税负有人怨声载道;

听说香港的教育监管机构居然有审批高校拨款的特权,这倒是与UK教育与行政分离的思想相符合;

听说如果在香港的高考失利,以后的机会还很多,不过很难拿到政府出的钱了;

发问:您对香港高校排名远高于清华北大,有何认识?

回答之坦然,语气之缓和,思维之严谨,态度之客观:好像是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一般,却又包容了太多的认识:

“希望同学们能正视这种排名背后的评价标准,在吸引政府投入和外籍教师这项,内地没有任何一所高校能与香港八大学校媲美”

“内地的生源是内地高校最大、最有潜力、最大优势的资源”

@港专,铜锣湾校区,Language Centre。

突然发现HK的英语水准远远没有想象中好,但是每个人都非常Open,非常敢于说英文,而且他们单词不多,但是发音都很纯正,好像跟我们正好相反

@铜锣湾街头,别装,香港也有卖烤地瓜的,特兴奋的用东北话跟他说买,她居然剜了我一眼,走了,不卖我。。。

@铜锣湾街头,真正的家庭蛋挞,$4,基本一出炉,就被我们包了,很软。

晚上要去港专同学家,走到维港旁边再和海哥合影一张。PS:在酒吧,海哥说我一定是个负责人的男人,却很难使用浪漫手段对待自己的GF,内牛满面。。。

@Jordan Street,译成佐敦大街,“米高·佐敦”“碧咸”“高比拜仁”等NBA Star的名字立刻浮现在脑海中,广东话翻译方法真是奇怪

日出茶庄,仿佛兮内地的街景,不过质量和种类要高出一筹,确实是茶,而且是特别多的茶

@庙街,海哥和HK本地啤酒,生力

@庙街,香港市井的干锅白鱼饭(差不多就是这个名字),类似于学生城食堂的锅巴饭,不过大米的质量稍低但是鱼肉的水平明显高出沈阳一筹,香港的海鲜确实比较鲜,而不是用很多调料掩盖海鲜本身的味道那种做法。

@庙街,大块朵颐,VS 港式田螺

夜晚下的香港,直到香港的背景模糊,直到与香港人同行聊天(我蹩脚的广东话还是难以达到沟通),直到与香港一起入眠,才发觉一个立体的香港,一个百变的香港:不只是维港的壮丽,不只是中寰的高楼大厦,不只是金融巨擘的一锤定音,不只是房产巨子的登高一呼,不只是TVB里面的豪宅,不只是《古惑仔》里面社会的血腥动荡,与其他城市一样,支撑这座城市,延续这座城市文化底蕴的,到底还是每天为口袋、房子、车子、生计奔波的普通人或者老百姓,像香港服务业的超级发达一样,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独特的价值。

外表时尚,内心疲惫的香港,睡了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旅游.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comment